在美麗的渭水河畔,傳頌著一個個白衣天使的感人故事。受良好院風的感染,她們用愛心、耐心、細心和責任心踐行著南丁格爾精神,不僅把愛無私奉獻給每一位患者,還奉獻給貧困群眾。她們把奉獻愛心、扶貧濟困作為自己的職責和使命,把每一位患者當作自己的親人,用點點滴滴的付出,溫暖著每一個人,她們就是---延安大學咸陽醫(yī)院中醫(yī)護理人。
故事是從這里開始的,一個平凡的清晨,我正忙碌的穿梭于病房,一聲親切而又熟悉的“董老師好!”在我耳旁響起,正在做治療的我還未抬頭就知道是我們的老朋友來了,對于這聲稱呼,已記不清自己推辭過多少次了,久而久之也就默認了。祝叔叔和楊叔叔是五保戶,每次來住院我們都是百般照顧,像親人一樣幫助他們。
至今還清晰的記得老人第一次住院的情景,那是2017年冬天,我去給老人做入院評估時了解到老人的特殊情況,頓時一股由然而生的心酸在我心中流淌,發(fā)自內心的想去幫助他,因為我知道家家有老人,人人都會老,恰逢連續(xù)下雪天,路面非?;?,為了確保祝叔叔住院期間安全舒適,我們在護士長的提議下承擔起幫助祝叔叔買飯等生活事宜,有人從家里帶來水果、有人帶來小吃、還有人帶來家鄉(xiāng)特產……祝叔叔感動的說他可以開小超市了。早上做治療時我們會問叔叔今天想吃什么?按照老人的意愿及時將飯菜定好,因為老人沒有陪人,住院期間我們一直特別關注他,上衛(wèi)生間時也會主動幫忙拿起吊瓶......這樣看似很簡單的事情,在老人每年兩次的住院期間我們一直在做,只想讓老人住的舒心一些,只想讓老人多高興一些,只想讓老人感受到家的溫暖,唯愿老人身體健康。也就是這樣小小的舉動,老人在出院時深深地向我們鞠了一躬,從此我們結下了深厚的病患之情,“董老師、趙老師……”這些特殊稱號也就沿用至今。醫(yī)者父母心,面對來就診的阿姨、叔叔們,要有兒女心,才是發(fā)自內心的關愛,這也是我們科室、醫(yī)院每個醫(yī)務人員都謹記的職業(yè)操守。
在科室12月份的護患溝通會議中,祝叔叔分享了自己的住院感受,感動著在座的每一位患者,類似這樣的事情很多很多……每每看到患者那燦爛的笑容,我們由衷的感到欣慰,能夠得到患者的認可和肯定,更加堅定了我們工作的動力,堅定了我們對護理工作矢志不移的決心,我們用無私的奉獻支撐起無力的生命,揚起生命的風帆,讓痛苦的臉上重綻笑顏,讓一個個家庭都重現(xiàn)歡聲笑語。這其中也有作為一名護理工作者不懈的努力與堅持,一年又一年的堅持與努力,則是平凡中的不平凡,贈人玫瑰,手留余香……
中醫(yī)科 董曉妮 趙麗娜